前几天跟闺蜜小圆喝咖啡,她捧着手机刷购物软件,突然叹口气说:“你说我跟阿哲处对象快一年了,除了生日和纪念日,就没收到过别的礼物,有时候刷到别人对象随手送的小玩意儿,我都有点羡慕。”
我当时咬着吸管笑她:“那你咋不跟他说?” 她又摇头:“也不是想要多贵的东西,就是觉得少了点啥,要是总提,又怕他觉得我物质。” 其实我特懂这种感觉,不是贪心,是想从礼物里找到 “被惦记” 的证据。
说实话啊,我之前也跟对象纠结过送礼物的频率。刚开始在一起的时候,总想着凑各种节日,情人节送花、520 发红包、七夕又得挑礼物,后来发现这样反而累,有时候为了凑日子,挑礼物都变成了 “完成任务”,超市里随便抓盒巧克力都算,送的时候没心意,收的人也没感觉,反而没意思。
我记得有次他出差去外地,在高铁站等车的时候,顺手买了个丑丑的钥匙扣 —— 塑料做的,上面印着当地的老城墙,边缘还有点毛糙。他回来递给我的时候还不好意思:“本来想给你买个好点的,但是看到这个就想起你总丢钥匙,挂个显眼的能好找点。”
你猜怎么着?我现在还把那个钥匙扣挂在包上,每次拿钥匙的时候都能看见。不是说这钥匙扣多值钱,是他在赶路的间隙,还能想起我丢三落四的毛病,这种 “顺手记着你” 的感觉,比生日收到大牌包还戳心。
也不是说要天天送啊,那样真的太折腾了。我另一个朋友小宇,之前跟对象搞过 “每日小礼物挑战”,刚开始挺新鲜,今天送张手写的小纸条,明天买个可爱的橡皮,后来慢慢就变味了 —— 有时候加班到半夜,在楼下便利店买颗糖都算 “礼物”,凑数的感觉太明显,最后两个人都觉得累,还吵了一架。
其实最舒服的状态,是 “不刻意凑日子,但有心记着你”。比如我对象知道我喜欢吃草莓,有次下班路过水果店,看到草莓新鲜,就买了一盒带回来,不是什么节日,就是单纯 “看到你爱吃的,就想给你带”;我之前看到他的刮胡刀快没刀片了,就悄悄买了替换装放他抽屉里,他发现的时候还愣了一下,然后笑着说 “你咋知道我快用完了”。
对了,还有那种 “反向礼物” 也特别有意思!我同事丽丽跟她对象,去年圣诞节没送花也没送项链,反而一起去花鸟市场挑了盆小多肉,两个人蹲在摊子前跟老板砍价,最后十块钱买了一盆。现在那盆多肉都爆盆了,他们说每次浇水的时候,都能想起那天两个人蹲在地上,手冻得通红还在跟老板磨嘴皮子的样子,比鲜花放几天就蔫了有意思多了。
展开全文
我还见过特别戳人的一次,是我姐和我姐夫。我姐去年冬天总说办公室空调不暖和,手脚冰凉,我姐夫没说啥,过了几天从网上买了个小小的暖手宝,不是那种特别贵的,就是最普通的卡通款,还特意选了我姐喜欢的粉色。我姐拿到的时候笑着说 “这玩意儿网上才几十块”,但之后每天上班都带着,有时候跟我们视频,还会特意把暖手宝举到镜头前晃一下。
真的,礼物这东西,跟价格没关系,跟频率也没固定答案。不是说一个月送一次就刚好,也不是说必须逢年过节才送,关键是你有没有把对方的喜好、习惯放在心上。比如他随口提一句 “最近想换个鼠标”,你记着,下次看到合适的买给他;她跟你说 “这家面包店的可颂好好吃”,你路过的时候带一个回来。
有时候甚至不用花钱,比如你知道他今天要加班,提前把家里的灯留着,给他泡杯热茶;她周末想睡懒觉,你早起的时候轻手轻脚,还帮她把早餐热在锅里 —— 这些看不见的 “心意”,比买个礼物还让人觉得甜。
我之前跟对象吵架,冷战了两天,后来他没买啥贵重的,就是在我桌子上放了张纸条,写着 “知道你还生气,但我煮了你爱吃的番茄鸡蛋面,在厨房温着”。我看到那张纸条的时候,气一下子就消了,不是因为面条多好吃,是他知道我生气的时候,最吃 “软” 的那一套,知道怎么哄我。
所以你看,哪有什么 “多久送一次礼物” 的标准答案啊?有的人喜欢仪式感,那就把生日、纪念日过得认真点;有的人喜欢日常小惊喜,那就随手记着对方的喜好,看到合适的就带回来。重要的不是频率,是你有没有让对方感觉到 “我在你心里,不是只有在节日才重要”。
你们有没有过那种经历?就是收到一个不贵重,但特别戳心的礼物?比如他记得你不吃香菜,买奶茶的时候特意备注 “不要香菜”;或者她知道你喜欢某个球星,看到周边就给你买了。我上次收到对象送的一本旧书,是我找了好久的绝版小说,他说在二手市场逛了好几天才找到,我抱着那本书,翻了好几遍,连扉页上的笔记都觉得可爱。
其实感情里的甜蜜,从来不是靠礼物堆出来的,是靠那些 “我记着你” 的小细节。可能是随手带的一颗糖,可能是记得你爱吃的菜,可能是吵架后先低头的那杯热茶。礼物只是个载体,载着的是 “我在乎你” 的心意而已。
你们觉得呢?你们跟对象平时都是多久送一次礼物?有没有收到过那种 “不贵但记了好久” 的礼物?或者自己送过什么,让对方一直念叨的?评论区跟我唠唠呗,我超想听你们的故事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